數據分析有多種類別,比如運營分析、產品分析、商業分析等。每個類別有自己框架和重點,同時也會有些許的交集。比如對通過用戶分層,看不同用戶的表現。運營分析、產品分析、商業分析大概都會用到這個視角。那么我們今天就聊聊其中的商業分析,更準確點說是商業數據分析。
長期浸泡在商業分析或者戰略分析圈里朋友應該都感受到了。同過去相比,現在的商業或戰略分析,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數據沒有現在這么豐富,很多商業或戰略分析更多的定性分析,對數據的依賴不多,F如今會更多的倚重數據了。所以現在的商業分析部招人會傾向于數據分析背景的同學,而不是只會寫PPT的同學了。
那么如何做商業數據分析呢?首先不要把商業分析想的特別高大上,遙不可及。他也有固定的套路和章法可循。商業數據分析,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要有體系性的框架。主要是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那么基本的商業分析框架就搭起來了。剩下的就是如何用數據來描述其中的關系和邏輯了。
客戶細分 -- 誰是客戶
這個是最重要的。要弄清楚客戶是誰,并對客戶做細分。有的公司說,我是面向C端的,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客戶。細細一想,顯然不是這樣的,比如京東、天貓、淘寶,各自的客戶人群就有明顯的差別;京東的男性用戶偏多;天貓用戶傾向于高品質;淘寶用戶比較閑,喜歡逛;他們各自核心用戶的畫像差別就更大了。
再比如愛奇藝、優酷、抖音都是視頻內容平臺,他們的客戶也是不一樣的。當然,有可能平臺大了,覆蓋的用戶范圍廣了,會有不同的客戶群。那么就更需要對客戶群做細分了。所以做商業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誰是客戶,哪些是核心客戶,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提供不同的價值。說到價值,下面我們就聊聊針對客戶的價值輸出。
價值輸出 - 提供什么服務
做生意,一定是需要掙錢的(公益除外)。既然要掙錢,就要對客戶輸出價值,或者叫做提供服務。短視頻輸出的是一種快速滿足感,滴滴輸出的是便捷的打車方式,電商輸出的愉快的購物體驗。只有輸出價值才能獲得認可,只有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獲得回報。商業分析就要對輸出的服務進行分析,到底輸出的服務價值如何,在行業內是個什么地位,這個是要用數據說話的。
合作伙伴-誰是朋友
現在的商業社會,工作細分程度極高,想單靠自己的力量提供優質的服務太難了。所以大多數企業都需要找“朋友”一起做事情。有的是找到合作伙伴來提供服務,有的是自己搭建各平臺,讓提供服務方和客戶在上面產生交集,然后中間商賺差價。比如哈羅單車,自身提供的是運營,而自行車本身就需要找到自行車廠商制造了。
滴滴是另一種模式,他為乘客和司機搭了一個平臺,這個平臺讓打車出行這個事情變得更方便,更透明,然后從中賺差價。數據分析要分析這個游戲中合作伙伴的表現。因為會根據這個表現來定策略或者分成。好的多分,差的少分或者不分。這也就涉及到我們馬上要講的收入來源,或者說是錢怎么算
收入來源 - 錢怎么算
做生意最終還是要賺錢的,可以短期不賺,或者暫時不賺。但如果長久沒有商業模式的話,一定是耍流氓(只是為了套資本或者股民的錢)。做商業分析,需要算清楚收入,支出、成本等等。這樣才能知道整條鏈路應該如何分成。
比如租房的業務,可以拿“自如”舉例。這條鏈路上有業主、有裝修公司,有保潔公司、還有運營平臺。那么大家是如何分成的,這個分成受哪些因素影響。錢算清楚了,才能洞察哪個地方投入不足,哪個地方的投入過多。合理的分配資源,才能促使整個業務的正向發展。
核心資源 -- 你有什么
核心資源就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會明白怎么圍繞核心競爭力去建立商業邏輯;蛘哒f用什么樣的資源,去提供優質的服務。比如微信,微信最大的壁壘就是10億用戶在上面建立的聯系,牢不可破;比如美團外賣,強大的地推團隊和運營能力的建設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關鍵業務-怎么去打
這就涉及到具體的打法了。比如拼多多,先做下沉市場,再進軍一二線城市,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打法;又比如今日頭條,有段時間主要是拉大V入住,進而對某些群體的拉新和活躍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又比如網約車的早期階段,滴滴和快的的打法就是就是瘋狂補貼,占領乘客和司機,相信很多人還記得那個美好的年代(3個人打車平均下來比坐地鐵還便宜);
網約自行車初期,各家也是這個打法,但一些企業太不注意運營成本管理,資本又跟不上,結果一地雞毛。這也說明了,當收入來源、核心資源和關鍵打法出現不匹配的情況,企業就會遇到困難。所以對于商業數據分析,怎么通過數據洞察到應該采用哪種打法,以及評估打法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大致是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幾個方面。做為商業數據分析師,首先要有這樣一個框架,遇到任何商業模式,先從這幾個方面把業務想清楚,剩下的就是通過數據體系和指標來解構商業邏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