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沖擊,銀行業在逆境中加速數字化進程,通過非接觸、線上化、生態化的服務,有力地保障民生所需,支持實體經濟平穩運轉。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中國電子銀行網帶您回顧“2020銀行數字化七大關鍵詞”,梳理并記錄銀行業在特殊之年的前行腳步,一同展望、開辟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嶄新征程。
2020銀行數字化七大關鍵詞:手機銀行、直銷銀行、數字網點、數字營銷、消費者保護、5G消息、科技抗疫。
手機銀行
工商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哈爾濱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紛紛上線新版手機銀行App,推出語音搜索、AI數字人、智選理財、個人信用報告、醫保電子憑證、手機號免費轉賬、關愛老年簡版等豐富功能。其中,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嘗試手機銀行內直播App發布會,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
CFCA發布的《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顯示,直播、短視頻等推廣手段成為新的互聯網流量入口,目前,用戶對于此類功能的認知及使用都處于待培養階段,50%左右的參與調研用戶可以接受銀行APP中加入直播/短視頻功能。
廣發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關鐵軍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表示,線上渠道正在成為承載銀行大部分經營服務的載體,其中手機銀行更是核心。
直銷銀行
12月11日,招商銀行發布《關于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獲準籌建的公告》稱,將在上海與京東數科旗下子公司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2月21日,郵儲銀行公告稱擬于上海全資發起設立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郵惠萬家銀行由此成為國內第三家獲批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近年來,由于直銷銀行在差異化市場定位和電子賬戶監管等方面遇到發展瓶頸,與其相關的話題熱度不溫不火,據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國直銷銀行排行榜”,江蘇銀行直銷銀行、徽常有才、民生直銷銀行脫穎而出,他們憑借各自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商業模式,肩負著銀行數字化轉型與創新探索的使命。
繼百信銀行之后,2020年末十天時間里,隨著兩張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的發放,行業再次喚起對直銷銀行頂層設計、場景獲客、產品服務和運營效率的無限想象。
數字網點
興業銀行已建成智慧網點110余家,同步著手啟動改造的智慧網點超過80家,該行從“數據治理、客戶分層經營、流程管理、產品管理”四方面破題入手,實現全流程智能化?蛻暨M門時,人臉識別系統通過數據交互定位客戶,基于興業銀行已構建完成的零售客戶標簽體系,提供“千人千面”的精準服務?蛻艮k理的任何一筆業務,在流程上都經過設計和優化,所有適配產品在任何銷售終端,都能夠“看得見”、“管得住”,有效打通了銀行內部前中后臺,產品、技術、渠道各板塊。
農業銀行于上海推出首家女性信用卡5G智慧快閃主題網點,該網點通過結合女性信用卡系列產品漂亮升級媽媽信用卡,以“奇遇時刻共赴美好”為主題,將信用卡品牌、發卡拓客、金融服務與客戶體驗相融合,是數字化時代線上線下營銷結合的有益嘗試?蛻艨梢愿S地面上“都市麗人”和“時尚辣媽”兩條主線指引,沿途體驗農行信用卡的快速申辦、極速秒批、新客權益、數字貨架商圈優惠、商城優惠等優質服務,同時可參加神秘拍照打卡、快樂抽盲盒等精彩活動,在輕松互動的氛圍中了解農行信用卡產品活動和權益。
2020年是長沙銀行“數據驅動提質年”,該行在數字化運營和智慧化網點轉型方面積極探索,推進網點向輕型化、服務化和營銷型轉變?蛻艚浝頁寙文J、上門盡職調查、智能機器人迎賓等特色服務,以及智慧柜臺區、智慧廳堂、快樂書吧、便民小影院等分布設計,提升了客戶的樂享體驗。廳堂人員一體化,可獨立臨柜與廳堂營銷,打破條線壁壘,結算檢查、柜員交接、管理數據等工作智能化、可視化,實現“業務+科技”敏捷融合。
中國電子銀行網專欄專家董希淼曾撰文指出,網點作為銀行基礎分銷渠道和服務窗口,在樹立服務品牌形象、銷售復雜金融產品以及高端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對中小銀行和縣域地區而言,網點仍然是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小微大眾的重要依托。
數字營銷
工商銀行微信消費券、農業銀行商城優惠券、中國銀行話費充值立減、民生銀行簽到抽獎、徽商銀行兒童主題卡定制、南京銀行你好銀行積分好禮、成都農商銀行節氣海報……各銀行紛紛加強運營力度,定期開展獲客和活客營銷活動,挖掘增量客戶,深耕存量客戶。銀行同時拓展抖音號、視頻號等新媒體渠道,走近、迎合用戶的興趣習慣,與用戶建立信息觸點,通過互動發現用戶需求,與用戶產生品牌粘性。
瀘州銀行個人客戶部王潤石在《商業銀行數字化營銷轉型路在何方》中提出,數字化營銷實現對客群管理智能化是關鍵,然而在海量大數據的迷霧中,找到更加有效、實時、且可持續、合法合規的行為數據,是精準營銷前提和基礎。數字化并不代表冰冷的人機對話,數字化是為人的賦能,與人的深度結合才能讓銀行數字化朝向可預期、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數字營銷與數字運營緊密相連并日趨專業化、精細化,以易觀數科、神策數據、索信達、民商智惠、江海沐暉等為代表的營銷和運營解決方案供應商涌現,助力銀行更好地釋放數字用戶資產效能。
消費者保護
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銀行業協會等監管部門的指導下,2020年,銀行業強化消費者保護力度,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宣傳推廣諸如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反洗錢、存款保險、網絡安全、隱私保護等系列科普。工商銀行“安全課堂”、交通銀行“姣姣說消保”、南京銀行“信息安全電子月刊”等精品欄目,以漫畫長圖形式,內容深入淺出,影響力不斷擴大。安全和信任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專業的金融安全知識解讀將成為客戶關系維系的有力紐帶。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的市場化環境中,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鞏固并提升銀行科技系統的信息安全能力,則是確?蛻舭踩械谋匾U。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二級巡視員楊富玉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高度重視數據的重要價值,加快研究制定數據治理戰略規劃,健全數據治理體系,切實提升數據質量。按照數據安全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建立數據安全保護機制,做好數據采集、存儲、處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精細化管理,防止數據泄露、篡改和濫用。
5G消息
5G消息不同于傳統的純文字短信業務,支持文本消息、圖片、音頻、視頻等富媒體形式的消息交互,用戶通過手機短信消息窗口,無需下載APP,即可快速查看銀行產品信息以及辦理業務,銀行服務將變得更加輕量化、便捷化。
9月以來,江蘇銀行、瀘州銀行、新網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接連布局5G消息領域。以中國銀行為例,該行聯合中國聯通推出基于5G消息的金融應用試點平臺,并率先在海南開展“5G消息志愿者”首批試點,涵蓋賬戶查詢、信用卡辦理、外幣預約、牌價查詢、貸款查詢、優惠活動等高頻應用場景,實現了金融機構、運營商和客戶三方的無縫鏈接。5G消息可實現消息加密傳輸,能夠更好地防范偽基站短信詐騙等潛在風險,有效守護客戶信息安全。
科技抗疫
抗疫專區、便民繳費、視頻銀行、扶貧商城、云辦公……人們在見證歷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體驗了全新的線上金融生活。
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催化劑,面對不確定性,銀行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防疫、抗疫關鍵時期,銀行網絡金融等部門科學、有序復工,借助金融科技開展線上運營,以非接觸的業務模式減少人員流動,為民眾提供不間斷的遠程金融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唐山銀行副行長王鵬在中國電子銀行網“銀行家談創新”欄目中,如此評價金融科技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金融科技提升了業務效率。金融業務擺脫了網點營業時間的限制,滿足了客戶隨時、隨地的金融需求。通過技術的引入,銀行實現了自動化信貸審批和自助式貸款服務,破除了銀行開展信貸業務的人力成本制約,從而可以為更多的融資人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資金支持。同時,金融科技實現精準扶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金融科技的發展拓展了銀行風險識別和放款的手段,通過引入企業銷售數據、征信、稅務、社保、水電等多渠道的數據信息,銀行可以對企業的經營有更為全面和實時的了解,可以對企業的資金需求和融資風險有更為直接的了解,從而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企業提供精準、適用的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