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3月17日,張家口京張經濟協同發展協會在京舉辦中國·趙川鄉村振興創新綜合體及“文化自信鄉土行”活動新聞發布會,介紹選址張家口市宣化區趙川鎮,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為主題、產業創新基地為抓手”的鄉村振興綜合體項目的情況,同時發出“文化自信鄉土行召集令”,誠招各界人士,聚焦張家口的鄉土文化、民俗風情、民間技術、藝術絕活、歷史遺跡、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和趣聞軼事、特色美食等,通過觀、游、研、習、考、論、書、攝、寫、建等多種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深入挖掘張家口歷史文化內涵,共同搭建張家口文化自信與鄉土技藝以及民間藏品的展示平臺、人才平臺和發展平臺。
簽約現場
此次會議上,來自山西、北京等地九家企業與張家口京張經濟協同發展協會簽署合同協議,共同參與中國·趙川鄉村振興創新綜合體建設及“文化自信鄉土行”活動。
張家口京張經濟協同發展協會會長劉建明
張家口京張經濟協同發展協會劉建明會長表示,擬將張家口傳統文化進行深耕取精的“面”與趙川鎮鄉村振興創新綜合體的“點”有效共營,已打造幾條鄉土文化學游線路,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產品十幾種,老藝人、工匠七八人,后續將建設文化研究設施,培養培訓相關人員,形成張垣鄉土特色的文化產業鏈,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基地。
李建國鎮長通過視頻介紹了趙川鎮基本情況,指出該鎮距崇禮滑雪太子城11公里,距離首都北京123公里,高鐵、普鐵、公路境內皆有,具有發展區位優勢,并且是 《戰狼2》拍攝地。森林覆蓋率達到60%,空氣富氧離子8500個/立方米。最新的鎮域規劃,以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微中心作為趙川鎮發展戰略目標。
劉建明會長介紹,協會看重趙川鎮擁有珍貴文化遺產、蘊藏資源充足,如地熱、泉水等亟待開發利用、多彩而繁榮的文化資源,如民俗、軍旅、戲劇、飲食的潛質,聯合各方有志于為鄉村振興創新貢獻力量的企業與人士,共同打造包含現代農業、鄉土文化、旅游體育、林牧業、科技和雙創、康養、教育等子項目的鄉村振興創新綜合體,實現小區域內的融合發展,探索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文物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澤玲
朱澤玲會長在講話中指出,鄉村是一個文化空間,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原點。留住鄉愁、振興鄉村,就是要留住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就是要在發展中保留我們民族本身的特質。鄉村文化振興是體系性建設工程,需要匯集各方力量與有志之士共同參與,以資源整合優勢結成共同發展的聯盟,一起推動和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以及相應各類新型產業在項目所以地的落地與深耕。
新時代融合發展創新工程執行主任尤鋆
主持人、新時代融合發展創新工程執行主任尤鋆在接受采訪中指出,鄉村振興的創新發展應當把握住三個方向,即多規合一、城鄉互促、融合發展。宜根據“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結合新時代對農村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建立健全鄉村多規合一的發展模式,把握好戰略定位、空間格局、要素配置,從產業發展、鄉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保護、文化傳承、城鄉互促等方面進行整體謀劃,合理確定指標體系,準確把握實施可行性,最終實現有益、有效、有特色的融合發展目標。
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有:菲中緬智慧健行工程籌建辦公室主任李助國、科學技術部發展計劃司原司長申茂向、中宣部文藝局原副局長成志偉、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文物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澤玲、農業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處長張逸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康養文化產業項目辦公室主任高治民、中國流通行業政研會副會長周小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