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兩鄰”理念、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今年以來,沈陽市大力推動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在全市社區(村)建立“同網共治”工作機制,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上、力量融在網格里、要素聚在網格內,著力打造邊界清晰、體系完善、機制健全的網格化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社區(村)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優化網格設置
“本著‘因地制宜、規模適度、避免重迭、方便群眾、便于管理’的原則,我們指導各社區、村分別按照300戶和50戶左右的標準優化網格設置,同時將區域內的黨建、政法綜治、公安、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形成工作合力。”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市基層網格優化工作正高效推進,預計8月中旬前全面完成優化任務,重新劃定后全市將形成1.5萬個網格,全覆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相鄰網格的網格員互為AB角,切實加強協調配合,形成網格治理合力。
建強網格黨組織
“支部建在網格上。”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全市各社區(村)不斷健全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村)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通過“一網格一支部”“多網格一支部”等方式設置黨支部,調整優化6200余個網格黨支部,組建1.2萬余個樓院黨小組、1.8萬余名黨員中心戶、4400余支黨員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與此同時,不斷推進網格黨支部書記與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黨組織“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構建起網格黨支部領導,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等多方共治的基層治理體系。
明確網格職責
“我們統一制定了網格管理工作導則、專兼職網格員工作職責和網格工作事項準入清單,但城市、農村網格治理工作依然各有側重。”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城市社區重點加強基礎信息采集,核準網格內常住及流動人口基礎信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時發現并報告社區管理、社會治安、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問題;開展為民代辦服務,協助職能部門辦理有關服務管理事項;做好矛盾排查化解,加強源頭排查預警;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農村網格,則重點做好黨的建設、綜合治理、返貧監測、應急管理、社會保障、疫情防控、宗教工作和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不斷提高全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效能。
完善運行機制
為保障網格化工作順利運行,各社區、村堅持條抓塊保,將房產、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部門,公安、應急、行政執法等執法力量,以及水電氣熱網等保障服務企業定人、定崗、定責,全部實名制編入網格,與網格員、點長及物業公司協調聯動,實現“網格吹哨、部門報到”。與此同時,建立網格聯席會議制度,采取集體會議和日常溝通方式進行,集體會議每個月至少召開一次,共同研究解決網格治理中的實際問題。組建“三長五員”工作專班與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和黨員中心戶微信群,實現“指揮部”與“戰斗前線”扁平化管理,促進網格服務管理的全覆蓋、無死角、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