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23日在國家衛健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國家衛健委通過基礎數據的互認共享,會同其他部門制定了健康碼管理與服務制度,清理規范現有的各類疫情防控碼,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統籌建設的健康碼,全國目前基本實現了健康碼的“一碼通行”。
據介紹,為便利個人申領和使用健康碼,國家衛健委明確提出了相關舉措。其中包括個人憑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碼顯示的“無異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碼“綠碼”,即可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車站、機場、港口、客運站、輪渡和開放運營的碼頭、醫院、公園等地通行,無需申領和出示到訪地的健康碼。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丁汀攝
針對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不使用智能手機的群體,毛群安表示,各地要完善健康碼親友代辦、一人綁定多人等功能,支持用同行家人、朋友的智能手機代領健康碼;允許紙質的健康碼“綠碼”或“無異常”通行;經本人授權,可以通過查詢身份證件等方式授權工作人員代查健康碼;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等群體設立“無健康碼通道”。
毛群安稱,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確保健康碼管理全國政策一致,標準統一,同時積極推動通過技術手段,將核酸檢測、疫苗接種和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等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里,無需本人填報。“這些工作都在進行中。”毛群安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還從發布會上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有77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建立起預約診療制度,提供線上服務,全國建成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1100家。30個省份建立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提升線上的監管能力。“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效果日益顯現,互聯網醫療已經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全國各省份都已經出臺了‘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互聯網+醫療服務’在各地迅速行動,創新落實,取得了積極成效。”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介紹,在醫保支付方面,目前已經明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納入醫;鸬闹Ц斗秶。參保人如同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一樣,可以刷卡結算。國家醫保局明確設立“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基本條件,堅持線上線下同類服務合理比價的基本原則。
據了解,目前,“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的類別主要涉及互聯網復診、遠程會診、遠程監測等,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部分醫療機構實現醫;颊咴诩覇栐\、線上支付、藥品配送到家,天津、黑龍江等地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納入協議管理范圍,遼寧等多個省市全面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山東、福建等地實現了處方開藥事前提醒、事中審核、事后監管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