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3月24日,正在福建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明市沙縣總醫院實地了解醫改惠民情況,鮮明論述健康之于生活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彰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民情懷,心系人民健康、群眾安危的濃濃關懷溫暖人心。
在人類仍舊飽受疫情困擾的當下,我們對健康更加渴望、更加珍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尤其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和疫情戰斗的過程中,對這個道理領悟得更加深刻。
當前,我國公共衛生事業正迎來最好的時代。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7.3歲,已與一些發達國家不相上下;醫改成就舉世矚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健康扶貧精準發力,醫療重心和資源大力下沉,為人民健康鑄起堅強后盾。
“十四五”規劃作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既要在思想觀念上提高認識,真正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又需在制度建構中調整策略,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加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力度,尤其要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更應在實踐行動中補齊短板,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原則,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人民健康,民族昌盛,國家富強。我們要努力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站位全局、著眼長遠,聚焦現實中的老難題和新挑戰,以實招硬招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為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