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連考個高中都不敢想的李景濤,現在的想法開始多了起來。“明年全運會的時候,我想成為一名志愿者。”李景濤說,將來還想考大學,想成為一名高水平運動員。
來自大荔縣的李景濤現在是渭南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的一名高中生。他在初一時被教練選到了體校。
除了體校的常規晨練和下午的訓練課,這里同時還與渭南初級中學、杜橋中學合作進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近年來學校又獲批成立中等職業高中,開展運動訓練、健身塑體、體育休閑服務、體育設施管理四個專業。“現在我們學校從小學五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中、高中,都已經打通了。”渭南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校長費煒說,不同于一般學校的招生,每年體校招生選材從9月持續到12月。“教練們每周都下去,項目不同,選材標準也不同。上周我還帶著教練跑了5個學校,300多公里,在1萬多名學生中就看上了19個娃。”
在選材這件事上,過去教練們經常要看學校和家長臉色,吃閉門羹也是家常便飯。“感覺從2018年開始,無論家長、學校還是娃們都有了一個明顯轉變。”費煒說,以前不僅學校的門經常進不去,即便進去了很多學校也不支持,現在比以前容易多了。
“這幾年生源質量一直在提高,因為學校的競技體育成績在提高,影響力在提升,最主要的是娃們來了后有了出路。這一點家長都看在眼里。”談到學生的路,費煒一口氣羅列了好幾種,體校的功能不只是培養和輸送像世界冠軍武柳希、青奧會冠軍西日措這樣的競技體育人才,除了通過普通高考、體育單招、面向職業中學的自主招生等方式繼續學業,學生們拿到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還可以應聘到相關行業。“每年高中階段有80多個娃,能取得二級運動員證書的有50個左右,這意味他們擁有了通過單招考試進入大學的機會,今年我們學校有26人升入大學。”
現在李景濤在跳遠和三級跳遠兩個項目上都達到了二級運動員水平,而且跳遠成績離一級運動員只差一點點。“沒來體校前,關于考高中的事,想都不去想,根本就考不過。”李景濤說,看不到希望,自己也變得比較懶散,然而這幾年的體校生活讓自己變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最大的變化就是更加自律了。”
“體校的很多娃以前因為學習不好,在普通學校經常被看不起。”費煒說,不只是缺乏信心自暴自棄,有的學生甚至是家長都不抱希望了。然而在教書育人31年的費煒看來,其實每位學生都是等待萌發的種子,他們需要適宜的溫度和土壤。談起近來國家出臺的關于體教融合的文件,費煒如數家珍。他憧憬著即將到來的改變與突破,因為體育發展了,體育需求增加了,學生們的出路也會越來越多,成才之路也會越來越寬。
“娃們來到這里,從5點多起床一直到晚自習結束,除集體訓練和學習,其他事情都需要自理。”費煒說,“家長們很快就發現娃變了樣,看到娃有了奔頭,很多家長來開家長會時激動地哭了,是體育點燃了他們的信心,讓這些曾處在被淘汰邊緣的娃們再次茁壯成長起來。有些娃在拿到二級運動員證書之后,看到了進入大學的希望,學習動力也更足了。”
“明年全運會有多個項目在渭南舉行,到時候我們的老師和同學會承擔大量關于全運會的工作。”費煒說,“十多天前,全國中國式摔跤錦標賽在渭南舉行時,志愿者都是我們的學生。”看來,在李景濤的多個想法中,成為全運會志愿者的夢想就快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