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登頂吧,于黑暗中滑行,解放一切……盡情踢踏那水泥地面,一起沖吧加足馬力,沿著路面直奔天堂……”這就是在B站播出的一月新番《無限滑板》(SK∞ エスケーエイト)的主題曲。光看這些歌詞就不難猜測,這是一部有關體育運動的日本動畫片。
《無限滑板》海報
對于日本動漫來說,體育題材早就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了。從1966年的棒球動畫《巨人之星》算起,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日本人最喜愛的棒球、足球到籃球、網球,到非奧運項目如圍棋、滑冰,都被納入了創作范圍。到了《無限滑板》里,運動項目則是有著“世界上最酷的運動”之稱的滑板。
據說,滑板最初的起源與加利福尼亞的沖浪愛好者們有關,沖浪十分受地理與氣候條件的限制,于是人們決定在陸地上模擬這項運動。當一塊木板底部裝上兩排輪滑的鐵質輪子之后,“滑板”就誕生了。當然,《無限滑板》里的故事舞臺,顯得更加刺激。沖繩島上的一個廢棄的礦山被當做“S”賽道。無數滑板玩家在此迷戀著一個危險競技——沒有任何規則限制,只要率先抵達終點的“BEEF(決斗)”。
“S”賽道的滑板決斗
既然動畫片情節以“滑板運動”為中心展開,為了讓不會滑板的觀眾不至于摸不著方向,《無限滑板》也安排了有關滑板的基礎知識講解。盡管如此,那些近乎酷炫的滑板動作,還是引來不少觀眾“設定過于浮夸”的吐槽。其實這大可不必。
制作體育動漫畢竟不是拍攝實景紀錄片。出于視覺效果的考慮,夸張處理必不可免。就拿當年并列“體育動漫三大神作”里的《足球小將》(1983)與《灌籃高手》(1990)來說,其中的“射門”與“扣籃”畫面,又有多少真實性可言呢——實際上,對體育技術動作表現夸張,開創了超常人的體育作品先河的,正是曾經創出每周10萬冊銷量的《足球小將》。
酷炫的滑板動作
一般來說,日本體育動漫的主角多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具有競技體育運動的天賦!稛o限滑板》看似也是如此。主人公“歷”與同班同學“藍加”平時默默無聞在一家滑板店打工,只有到了“S”賽道上,他們的表現才會判若兩人。
另外幾個主要人物同樣將“生活”與“愛好”區分得清清楚楚:在“S”賽道時裝扮成“朋克”風格的“暗影”,生活里是善良可愛的花店員工(比嘉廣海);在現實生活里是位書法家的薰,在“S”內卻以蒙口的滑板玩家“櫻花”示人;至于經常被他揶揄為“花心大猩猩”的“Joe”,實際上是位意大利餐廳的店長……
《無限滑板》的如此“人設”,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先后被改編成動漫與電影的漫畫《頭文字D》,里面的男主角藤原拓海不就是表面對汽車毫無概念,實際上從13歲開始學車的賽車高手么?如果說,與幾十年前的“神作”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無限滑板》里的人物造型畫面,很明顯更加英俊帥氣了。這部動畫片之所以目前在B站得分9.8,在豆瓣得分8.8,恐怕也與此有著不小的干系。
通常來說,體育動漫的劇情有其“套路”,以“出現危機—化解危機—出現新危機—化解新危機”的模式推進敘事。主人公在一次又一次克服危機中成長蛻變,最終成為強者。雖然這樣的故事情節略顯單薄,但觀眾總可以在欣賞競技項目帶來的視覺享受同時,體會到平凡人不平凡的夢想追逐,以及通過個人努力贏得勝利的感動。在很大程度上,《無限滑板》也未能脫此窠臼。
“男二號”“藍加”起初根本不會滑板。他在被“歷”帶到“S”賽道之后,出于朋友義氣而參加了一場與“影”的“BEEF”。當他將雙腿用膠帶綁在四輪滑板上時,旁人無不大驚失色!這樣一來,“藍加”在摔倒時將非常容易骨折!神奇的是,“藍加”居然贏得了決斗——他自小生活在加拿大,擁有豐富的滑雪經驗,因此在滑板時用上了滑雪技術。這個沉默寡言的歸國生,在接觸滑板之后竟變得開朗樂觀,讓他的單親媽媽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藍加將雙腿綁在滑板上引來嘩然
不過,《無限滑板》之中并不是只有普通人。說來滑稽,讓無數人癲狂的“S”賽道,居然是由動畫片里的大反派“愛抱夢”創設的。此人雖然滑板技術高超,卻毫無人性,經常在對決中使出殺傷力巨大的招數(“愛抱夢的擁抱”),致死致殘無數。不僅如此,愛抱夢在現實里也有著一個顯赫的身份——“政治世家”神道家的成員,不擇手段(安排秘書菊池忠頂罪)的國會議員神道愛之介。正因為有權有勢,他才可以下令警察避開例行的巡邏路線,讓“S”賽道成為無法無天的存在。
被家族寄予厚望的神道愛之介
若以此看,《無限滑板》的終極主題,是不是“歷”與“藍加”為首的平民,在滑板世界里“斗地主”,最終戰勝有權有勢的愛抱夢這樣的勵志故事呢?恐怕也不盡然。畢竟,神道愛之介在現實里已經是個成功人物,按照常理根本不需要在“S”賽道上贏得別人的認可——動畫片里隱約給出了神道愛之介的心路歷程。
作為家族寄予厚望的繼承人,從小他就受到嚴苛的教育,還要將懲罰當作“慈愛”的表現。這樣的扭曲心理,使得他只有在“S”賽道上放蕩不羈時才能尋到真正的自我。神道愛之介能否最終釋懷而由惡變善,無疑又是一個看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無限滑板》里,人們似乎看到了體育動漫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