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義門古建筑群之“玄鹿山房”
【案情介紹】2019年1月10日,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東明村村民鄭某駕車不慎撞毀了位于該村村民住房前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鄭義門古建筑25處主體之一、“谷口遺風”臺門,該臺門未安裝防護欄,被撞損后未及時修繕、重建。浦江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得知情況后,立即前往公安機關、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了解情況,并多次前往案發現場,最終確認本案符合公益訴訟條件:鄭義門古建筑群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古民居是鄭義門古建筑群組成部分,“谷口遺風”門樓屬于“尚書第”上臺門范圍內建筑物,鄭某駕車撞毀“谷口遺風”臺門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繕,F場調查中還發現,鄭義門古建筑群散落分布在村莊中,未被設置文物保護標志,極易被忽視甚至遭人破壞,致使國家文物長期存在安全隱患。
2019年4月15日,該院向浦江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該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多次與檢察機關溝通對接,并積極推進“谷口遺風”臺門修繕工作,邀請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鄭義門古建筑群之尚書第上臺門屋搶險加固方案》,邀請專業古建筑公司根據加固方案進行搶修加固。同時,對古建筑群中的文物進行排查,對16處古建筑物樹立了保護標志牌,載明文物簡介及保護級別等信息,并對5處易損文物安裝了防護欄。2019年6月14日,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就整改落實情況,書面回復浦江縣檢察院。同年6月24日,該院聯合公安、文廣等相關行政機關走訪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確認尚書第“谷口遺風”臺門已經修繕,并設置了防護欄。另御史第、玄鹿山房等所有古建筑都相應設置了保護標志說明,明確文物保護級別、保護范圍。古建筑擁有了“古文物身份標識”,不但使大家更加直觀了解文物保護對象,提高文物保護意識,也促進行政機關對文物單位進行規范化管理,使國家文物資源得到更加有效保護。
2020年7月24日,該案獲評浙江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三周年優秀案例。
【評析】“耕讀傳家孝義風,門規肅穆立蒼穹。”孝義傳家900年的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于浦江縣鄭宅鎮,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景區以豐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組合為特色,它不僅是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浙江省廉政建設教育基地、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愛國主義、廉政文化、孝義文化等主題教育的重要載體,大量海內外游客紛紛慕名而來參觀游覽。
鄭義門古建筑群承載著歷史發展脈絡,承載著文明無限魅力。保護好鄭義門古建筑群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好“江南第一家”淳樸鄉風。通過辦案,鄭義門古建筑群不僅被“守住”,而且“活起來”了,該案的辦理體現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文物保護理念,為文物保護貢獻了獨特的檢察經驗。
一是文物保護公益化。“谷口遺風”臺門作為鄭義門古建筑群之一,系不可逆生的古建筑文物,也是民眾無法割舍的精神寄托。得知它遭受人為破壞,而且未設置保護標志長期處于危險狀態的情況后,我院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依法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捍衛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二是案件辦理專業化。該案系我院辦理的首例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是我院積極探索“等”外領域的重要實踐。辦案過程中,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與公訴人、公安辦案人員多次前往鄭義門古建筑群,實地查看文物遭受破壞的現場,調查取證、固定證據,解決法律適用難題,規范文書寫作等,尤其是在法律適用方面,以行政違法事由為切入點,結合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尋找相關的法律支撐。
三是多方聯動合作化。在辦案過程中,我院始終堅持公益訴訟與支持協作并重理念,通過依法履職實現保護公益、促進依法行政、服務社會發展等雙贏多贏共贏效果。我院刑檢部門發現該案線索后,及時移送公益訴訟部門,共同探討案情,形成全院“一盤棋”格局。公益訴訟部門經過初查,確認該案符合公益訴訟條件后,積極聯合鄭宅派出所開展公益訴訟案件調查,多次與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溝通商議文物修繕與保護方案,凝聚公益保護合力。
四是公益訴訟權威化。我院依法向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盡早修復遭受破壞的文物及設置文物保護標志?h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以我院開展公益訴訟為契機,同步對縣域內所有文物單位進行了排查,對文物樹立保護標志,載明文物簡介及保護級別。同時,聯合消防、環保等部門開展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隱患及衛生情況排查整治工作,實現了“辦理一個案子,保護一眾文物”的效果,進一步增強了檢察建議實效,彰顯了法律監督權威。
(評析人:浙江省浦江縣檢察院副檢察長 張志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