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實行東進南拓的發展策略,西邊很容易被人忽略,實際上這里由于靠近越秀區和荔灣區,居住著很多外地人,不過因為區域內缺乏大型旅游景點,游客相對較少。
珠江前航道、后航道和西航道被稱為黃金水系,這幾條航道的支流非常多,其中一條水源補給支流是石井河。
石井河位于白云區,北起石馬涌,在南部匯合新市涌后通過增埗河流入珠江西航道,歷史上水質清澈,兩岸綠意盎然,后來因為工業排污和生活排污而變成“黑龍江”,走近河涌就會聞到惡臭,那個時候的河水呈黑色,幾乎沒有顏值可言,市民也不敢在河邊停留太久,否則會受不了。
石井河的污染影響到廣州的飲用水安全,后來經過大力度的治理才使河水由黑變綠,河面上重現倒影。
石井河由黑變綠,白云湖的補水調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石井河潭村段是相對漂亮的一段,現在兩岸都建了綠化帶和公園,靠近潭村橋的公園叫潭村公園。
這座狹長的沿河公園林木茂盛,是附近居民日常散步、休閑、游覽的好地方,沿河已經成為釣魚人的天堂,正常情況下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釣友在這里釣魚,他們已經成為石井河邊最特別的風景之一。
石井河兩旁的道路目前還沒有進行改造,路面相對狹窄,不過公園倒是修得很好看。
潭村公園走的是嶺南古典風格路線,建筑物以長廊、涼亭為主,園內有階梯通往河邊的親水平臺。
公園的主角是榕樹,也有棕櫚樹、雞蛋花、琴葉珊瑚、火焰樹、洋紫荊等植物。
漫步公園,看綠樹繁花,看河面輕波蕩漾,看兩岸的景物倒映在水面上,感覺顏值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石井河距離在建的白云火車站只有幾百米的距離,等白云站投入使用后,或許會吸引一些游客過來打卡,現在這一個片區的城市界面還是城鄉結合部風貌,以后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據說周邊的村落未來會做城市更新,也許十年后會有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