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智庫總編輯于今在蘭德總部
蘭德公司在上世紀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別突出地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一是預測性研究的先進和準確。 例如,1948年蘭德公司研究人員R•朗邁向美國國防部提供了一份關于《實驗性繞地宇宙飛船的初步設計》的咨詢報告,建議制造人造地球衛星。國防部看了報告后認為人造衛星僅僅是科學幻想,對蘭德公司研究人員的建議不屑一顧。結果,1957年11月4日,前蘇聯把一顆人造衛星送往太空,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們才如夢初醒,因忽視蘭德公司的咨詢報告,美國研制衛星的時間延誤了10年。蘭德公司對前蘇聯的研究非常深入,它們利用其擁有的資料,成功地預見赫魯曉夫、安德羅波夫、戈爾巴喬夫等人的上臺。 二是其研究咨詢對美國政府和美國軍方的決策幫助很大。 蘭德公司一直竭力關注國際事務的發展,對國際問題的研究深深地影響了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以致于有人把蘭德公司稱為美國的“外交機構”。從60年代開始,蘭德公司又擴大了對美國國內問題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劃,其中有不少為政府所采納。例如,在健康問題上,它們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衛生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醫療健康政策。又如,在城市問題上,蘭德公司提出對城市低收入人群發放補助金,以此來使該人群獲得較好的住房;它分了析圣何塞地區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長的問題,提出改進西雅圖嚴重經濟倒退的方案;它研究圣路易斯城市中心衰落的原因、影響,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些為美國政府解決城市問題提供了許多政策建議。 三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成效卓著,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蘭德公司創造了許多新的研究分析方法,如系統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動態規劃、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哥頓法、特爾斐法、程序預算編制法等,其中特爾斐法是著名的預測方法,它成為目前200種預測方尖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種。蘭德公司在研究方法上是咨詢公司革新的先鋒。
蘭德公司成立于1948 年11月,上世紀末從華盛頓遷址洛杉磯海邊小鎮——圣莫尼卡,公司橢圓型總部大樓設計的像五角大樓。蘭德目睹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20億美元的曼哈頓項目)的成功,五星空軍上將亨利•阿諾德(后來成為美國第一任空軍參謀長)初期得到福特基金會捐贈的100萬美元,又募捐到1000萬美元。
“蘭德(RAND)”的名稱是英文“研究與發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兩詞的縮寫。 蘭德成立以后交出的第一份報告是“實驗性繞地空間飛行器的 早期設計”,它由科學家、戰略學家和政治學家共同完成。報告描述了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空間活動,但在當時 被認為完全脫離實際。美國空軍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從此,委托蘭德做了大量咨詢研究項目。到今天為止,美國空軍仍然是蘭德最大的單一資助單位。在隨后的冷戰時期,蘭德先后提出了“核恐怖平衡理論”“偵察衛星計劃”“博弈論”“互聯網概念”等等。
二戰結束后,美國一直想了解蘇聯的衛星發展狀況。1957 年,蘭德公司在預測報告中詳細地推斷出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間,結果與實際發射時間僅差兩周,這令五角大樓震驚不已。蘭德也從此在冷戰時期真正確立了自己在美國的地位。此后,中美建交、古巴導彈危機、美國經濟大蕭條和德國統一等重大事件蘭德都進行了成功預測,這些預測使其名聲大震,成為美國政界、軍界的首席智囊機構。
蘭德公司長期以來形成優秀的研究傳統與方法,注重跨學科、客觀性、獨立性、經驗方法。它們的咨詢研究表現出明顯的特點:一是注重現實性的戰略決策問題的研究。 在蘭德公司的咨詢項目中,很大部分與政府和國家的戰略性利益相關,比如它對前蘇聯、中國、歐洲的研究,就是為美國的對外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據。從它的研究歷史來看,它總是選擇軍事、政治、外交、經濟、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中最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為各種決策服務。 二是十分重視預測性研究。關注未來是蘭德公司從建立之初就有的傳統,而且在如何研究未來方面,國際上公認蘭德公司為從事未來研究的最先進的機構。
蘭德公司在組織管理的體制上采用理事會制。90年代后,蘭德公司在繼承80年代布局的基礎上,其組織管理結構有了一些調整、合并和新建,F在主要設置有:
1、公司董事會,主要智囊人物有健康與保健專家羅伯特•H•布魯克,勞動力市場與人口統計專家詹姆斯•P•史密斯,國際經驗研究專家查爾斯•伍爾夫。
2、蘭德研究院,院長為羅伯特·克里特加德。
3、空軍策劃部,主任為納塔利•克羅福待。重要人員有唐納德•V•帕爾莫,來自空軍參謀處;查爾斯•T•克里,從事軍隊現代化與運用計劃研究;扎爾梅•卡里爾扎德,從事策略與國際關系原則研究計劃;羅伯特•羅爾,從事軍隊資源管理與資料獲取系統研究計劃。
4、艾羅約中心,成立于1982年,是蘭德軍事研究的大本營,主要承擔大量軍隊的研究項目。主任為詹姆斯•奎里凡,重要人物有托瑪斯•麥克勞爾、唐娜•貝登科特、約翰•杜蒙特等。
5、國家安全凋查部與國家防衛調查研究所,主要為美國空軍和陸軍的研究課題和提案提供服務,下設國際安全與防御政策研究中心、資料與技術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中東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亞太地區政策研究中心、俄羅斯與歐洲研究中心等。主任為大衛•C•戈伯特。重要人物有格萊戈里•F•特雷福特、理查德•O•亨德里、杰羅爾德•格林、杰雷米•阿茲拉爾等。
6、國內司法研究所,這是蘭德公司一個非常獨立的部門,它向政府和其他決策者提供較客觀的研究報告,幫助他們進行決策,從而促進司法系統更加公正合理,推動了司法系統的變革。主任為黛波娜•亨斯勒,她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法律系的教授。主要人物有阿倫•艾布拉哈姆斯、斯蒂夫•卡洛爾、貝思•本亞明、勞艾德•迪克森、斯蒂夫•蓋博、多娜•法里、詹姆斯•卡克尼科、馬克•彼得森、辛蒂•麗博、丹尼爾•麥克弗萊等。
7、健康課題中心,接受政府委托進行健康政策方面的研究,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健康問題研究機構。主任是羅伯特•H•布魯克,重要成員有保西•克格爾、帕麥拉•法塞、雷納德•金格特、沃爾特•R•愛倫、伊里莎白•麥克格里恩、格雷斯•M•卡特爾等。
8、教育與培訓研究所,它是蘭德公司的新部門,于1991年在企業的資助下成立。其任務是對教育的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性研究。
該所下設四個研究中心:重建公共教育研究中心;移民政策研究中心;評估、標準和學生考試研究中心;聯邦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為凱思里恩•西祖魯。重要的研究人員有保爾•T•希爾、丹尼爾•M•克勒茲、喬吉斯•弗奈茲、羅格•本杰明、斯蒂芬•J•卡羅爾、蘇珊•M•蓋茨等。
蘭德公司目前雇傭有1700人,其中1200人為研究人員。90%以上的研究人員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其他的研究者常常是實踐經驗豐富的官員和軍人。 蘭德一年收入2.53億美元。來自美國國防部和其他安全部門為5000萬美元;空軍為4500萬美元;陸軍為3300萬美元;其他聯邦政府部門為4600萬美元;余下的收入多來自于大學、基金會、地方政府、私人捐款等。大約50%來自民用項目。蘭德公司經費來源包括政府和其他組織與個人的資助,但更重要的是合同收入,它占年收入的75%一90%。蘭德公司的研究經費充足,早在1991年,預算就已經達到9910萬美元。
蘭德公司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別突出地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一是預測性研究的先進和準確。 例如,1948年蘭德公司研究人員R•朗邁向美國國防部提供了一份關于《實驗性繞地宇宙飛船的初步設計》的咨詢報告,建議制造人造地球衛星。國防部看了報告后認為人造衛星僅僅是科學幻想,對蘭德公司研究人員的建議不屑一顧。結果,1957年11月4日,前蘇聯把一顆人造衛星送往太空,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們才如夢初醒,因忽視蘭德公司的咨詢報告,美國研制衛星的時間延誤了10年。蘭德公司對前蘇聯的研究非常深入,它們利用其擁有的資料,成功地預見赫魯曉夫、安德羅波夫、戈爾巴喬夫等人的上臺。
二是其研究咨詢對美國政府和美國軍方的決策幫助很大。 蘭德公司一直竭力關注國際事務的發展,對國際問題的研究深深地影響了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以致于有人把蘭德公司稱為美國的“外交機構”。從60年代開始,蘭德公司又擴大了對美國國內問題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劃,其中有不少為政府所采納。例如,在健康問題上,它們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衛生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醫療健康政策。又如,在城市問題上,蘭德公司提出對城市低收入人群發放補助金,以此來使該人群獲得較好的住房;它分了析圣何塞地區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長的問題,提出改進西雅圖嚴重經濟倒退的方案;它研究圣路易斯城市中心衰落的原因、影響,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些為美國政府解決城市問題提供了許多政策建議。
三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成效卓著,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蘭德公司創造了許多新的研究分析方法,如系統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動態規劃、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哥頓法、特爾斐法、程序預算編制法等,其中特爾斐法是著名的預測方法,它成為目前200種預測方尖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種。蘭德公司在研究方法上是咨詢公司革新的先鋒。在研究的成果上,蘭德公司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幾十年來,蘭德公司的研究成果很多,共出版了近23 篇報告,在期刊上發表了3000多篇論文,出版了幾百本書。在相當一些方面,已是學界研究權威,如高空大氣層的研究、醫學健康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蘭德:冷戰時期崛起的美國智庫 蘭德公司概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冷戰的鐵幕就已落下,為了應對前蘇聯潛在的威脅,1948年11月,美國蘭德公司在空軍五星上將亨利·阿諾德的牽頭下正式成立。蘭德公司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以軍事政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成立之初主要為美國軍方提供情報分析服務,后來逐步將研究的部分重心擴展到經濟、科技、社會等公共領域,F今,蘭德公司超過半數資金來源于美國空軍、美國陸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與其他國家安全機構,這一比例常年穩定。雖然非美國政府背景的客戶逐年增加,但是蘭德相當一部分收入還是來自美國政府和軍方,因此,蘭德的首要工作仍是與軍事、政治相關的戰略研究。
蘭德公司的創立
美國空軍五星上將亨利·H·阿諾德是一位推崇空軍力量至上的人,他支持核彈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聽聞有人質疑德國德累斯頓的空襲道德性,他便寫道:“我們不能心慈手軟,戰爭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具有毀滅性的,甚至是慘無人道的。”前試飛員富蘭克林·R·科爾博姆有著和阿諾德相同的想法。1944年,他們在得到研究經費后依托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籌劃蘭德項目。事實上,蘭德公司在初期并沒有明確的目標,直到柯蒂斯·李梅的加入才使其目標塵埃落定。李梅是一個魯莽、好戰而極為苛刻的人,或者說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好戰分子。
1946年3月1日,蘭德公司計劃正式啟動。在蘭德公司工程的章程中明確寫道:蘭德公司是永久性維持科技領域開發和制造工作的新生機構,旨在為美軍空中作戰領域展開廣泛的科學研發,并為空軍提供戰略分析及戰術設備。
風格迥異的天才雇員
在蘭德公司的歷史上,共有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之效力,可謂巨擘云集。蘭德公司不僅匯集了武器裝備、航天器、核科學、數學等領域最頂尖科學家,還吸引了經濟學、社會學、哲學等領域知名學者,甚至還有美國軍方高層人士鼎力相助。
蘭德公司之所以發展迅速,得益于一批頂級的智囊人物、科學家的加盟。約翰·戴維斯·威廉姆斯與蘭德公司科學家成功地創立出一套鑒別政治策略的分析系統,這種方法就是系統分析法的雛形。邏輯數學家、美學家、核戰略專家艾伯特·沃爾斯泰特曾提出“失效安全”定論。在失效安全報告中,他提出,在轟炸機接收到一些緊急信息但目標不夠明確的情況下,轟炸機應立即返回基地,得到明確指示后方能繼續執行任務;在檢查站出現警報失誤或失效的情況時,轟炸機要立即返回基地。這一建議最終被空軍采納。
從一些典型人物的性格和行事作風,也不難看出蘭德公司的科學家天馬行空的思維特征。
赫爾曼•卡恩,他是一位集科學膽識和道德冷漠于一身科技怪人。他有一套獨特的行事理論,他總喜歡這樣問:“如果在戰爭中真的有人生還的話,那么活下來的人會不會羨慕在核戰爭中失去生命的人,或者說,羨慕死亡?”因為卡恩,蘭德公司的科學家在美國民眾眼里似乎成了一群喜歡拿死亡開玩笑的異想天開之人。他在其著作《論熱核戰爭》表現得極其冷漠,讓人看了不免有些恐懼。
伯納德·布羅迪曾在一份報告中建議,政府應當加大力度生產更多致命核武器,并且配合執行民防系統,快速建造堅固的大型核武器保護棚;一些新的軍事工業基地必須遠離人員密集地帶,建立起能夠抵御核爆炸的平民掩護營;必須有選擇性地部署軍事設備和軍事供應點,保證遭遇蘇聯核襲擊時,美國擁有軍事反擊能力。
冷戰期間研究綜述 1、冷戰開始時期 (1945——1953年)
蘭德公司把研究重點放在了偵查衛星以及一些航天器的可行性、戰略轟炸機部署問題、早期預警系統建設等與軍工密切相關的項目。1949年9月23日,前蘇聯宣布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國核壟斷,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股對共產主義和蘇聯核武器的恐懼狂潮。因此,蘭德公司在研究武器系統的同時,也開展了一些關于應對大規模非常規武器(核武器)的研究,包括核威脅對政府和國民的心理影響等。蘭德公司不僅將研究如何建造飛行器,預測飛行器在未來大有可為,而且還有研究如何消除蘇聯對美國發展太空飛行器的顧慮。然而,這些報告起初并沒有引起美國軍方重視,直到1957年蘇聯搶先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衛星,引發美國從上至下的恐慌,報告才受到關注。
盡管蘭德公司剛剛起步,但其研究的前瞻性與嚴謹性卻令人刮目相看,蘭德公司在報告中特別提醒美國政府,隨著前蘇聯核能力不斷增長,前蘇聯或許正在籌劃一次突擊性的軍事進攻。報告還預測性的說,1954年將是最危險的一年,除非美國從即刻起,加強國防鞏固能力,并采取實質軍事行動,否則將無法避免受到突擊性軍事攻擊的可能。
2、危機和沖突升級時期 (1953——1962年)
這一時期,蘭德公司的研究重點放在了核武器威懾、研究洲際彈道導彈,偵查衛星、戰略空軍部署等問題。這一時期的蘭德公司研究更注重與時俱進,更重預測性,同時涉及的問題更加廣泛,研究分析更加系統。“旅伴一號”(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使美國感到挫敗,在蘭德公司的建議下,美國開始在太空領域勐力追趕。它首先開展了反彈道導彈系統的研究,同時研制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其次,蘭德公司提倡核武威懾理論,它認為只有不斷增加核威懾恐嚇能力才能保證美國的安全,公司督促美國大力發展和儲備核武器,為美國制訂了戰略目標年表,推動了美蘇的核軍備競賽。
蘭德公司還發表了《恐怖的微妙平衡》,提出了新的威懾戰略觀點——即在首輪核戰爭之后保有軍事力量,并保證可以組織實施反擊方案。軍備競賽反映了美蘇想要擁有更強大核威懾力的欲望。再次,在這段時間蘭德公司還推動美國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許多蘭德公司雇員也位列其中。
在戰略預測上,1960年,公司發表《如何應對柏林危機》預見性地預測了1961年出現的柏林危機,柏林危機之后,公司發表一系列報告,對北約如何在西德部署軍事力量提出建議。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后,蘭德公司還對蘇聯在古巴的導彈危機進行了評估。
3、冷戰中期 (1962——1979年)
蘭德公司將重點從核威懾的研究,轉向地區危機以及越南戰爭。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包括菲律賓胡克叛亂,中國臺海危機,推翻巴西政府,越南戰爭等問題。冷戰時期,菲律賓、越南一直都是美國的盟國,作為制衡共產主義的橋頭堡,蘭德公司建議美國對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加大援助力度以獲得支撐。
越南戰爭中,蘭德公司提出多項戰爭建議,建議用非軍事手段解決越南問題,可惜美軍直到深陷越戰泥潭才采納蘭德公司關于從越南撤兵的報告。蘭德公司不僅研究作戰,而且研究公眾對于越南戰爭的看法,大多數美國人認為越南戰爭是不道德的,支持越戰的陣營在美國國內逐漸失勢,使得美軍得以果斷順利地從越南撤軍。7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崛起,日本成為美方不可忽視的盟友,蘭德公司不僅為政府提供如何與日本建立新型關系的建議,還站在日本角度發表了一篇名為《日本視野下的亞洲安全問題》的研究。
1969年,中蘇關系破裂,中蘇邊界沖突在達到最緊張的階段,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森決定利用此時機來改變冷戰中的平衡,而此時,中國也希望從美國那里得到制衡蘇聯的優勢。蘭德公司在中美正式建交前呈送了報告《中國視野下的美蘇戰略平衡》。
在冷戰中期,蘇聯在軍備競賽中的開銷日益加大,蘭德公司意識到核軍備加劇了不穩定因素,于是開始撰寫裁軍和軍控報告。這一時期,蘭德公司也叩開了關注恐怖主義的大門,公司一方面唿吁美國政府重視恐怖主義,另一方面研究如何應對恐怖主義的政治綁架。蘭德公司甚至還提出恐怖主義分子可能會動用核武器進行恐怖襲擊,這在后來的情報中都得到證實。
4、冷戰后期 (1979—1991年)
蘭德公司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恐怖主義、越南戰爭的善后、反彈道導彈、蘇聯軍事擴張,美中、美日關系等問題上。這一時期蘭德公司對恐怖主義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開始針對恐怖主義報道對公眾心理的影響以及如何定義恐怖主義。雖然軍備競賽的緊張態勢,蘭德對于反導系統的研究從未停止,極力強調反導系統的戰略意義。
與此同時,美國開始越來越重視與中日兩國的關系,一方面與日本加強經濟上的聯系,一方面加強與中國的接觸。
公司對于中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國的政治外交策略、美中關系正;、對華政策的評估。在這一時期,蘭德公司對于軍事、政治、外交的研究是全方位的,研究方向逐漸脫離了冷戰思維的威懾政策,邁向更加廣闊的發展方向。